氨基樹脂廢水處理技術需應對高COD、高氨氮、含甲醛等有毒物質及可生化性差等核心難題,目前工程實踐中多采用多級協同工藝,各類技術各有優劣。
調節池作為基礎單元,用于均衡間歇生產帶來的水質水量波動,結構簡單、成本低,但需較大占地面積,且對毒性物質無削減作用。混凝沉淀或氣浮常用于去除懸浮物、膠體及部分樹脂類大分子,操作簡便、見效快,能有效降低濁度和部分有機負荷,但產生的化學污泥含有機毒物,處置難度和成本較高。
深度氧化技術如Fenton氧化、臭氧催化氧化在預處理中應用廣泛,可降解甲醛、羥甲基化合物及縮聚副產物,破壞其生物毒性并提升B/C比,為后續生化創造條件。該類技術反應迅速、適應性強,尤其適用于高毒性廢水的減毒處理,但藥劑消耗大、運行費用高,Fenton法還會引入鐵鹽增加鹽分和污泥量,臭氧法則設備投資高、能耗較大。
水解酸化作為生化前段,能將難降解大分子轉化為小分子有機酸,改善可生化性,能耗低、抗沖擊性好,但對高濃度氨氮無去除效果,且停留時間較長,需配套足夠池容。厭氧工藝如UASB或IC反應器是處理高濃度有機廢水的關鍵,可在低能耗下實現COD削減,并回收沼氣用于能源利用,長期經濟性突出。其優勢在于負荷高、污泥產量少,但對進水毒性敏感,若甲醛未充分預處理,易導致顆粒污泥失活,且啟動周期長、調試復雜。
好氧工藝如A/O(厭氧-好氧)或SBR常用于后續深度降解與脫氮。A/O對高氨氮廢水脫氮效果顯著,運行穩定,但需精確控制回流比和溶解氧;SBR操作靈活,適合水質波動大的場景,自動化程度高,但對設備和控制系統依賴性強。兩者均需較長停留時間,曝氣能耗占比較高。
深度處理方面,MBR膜生物反應器可實現高質量出水,占地小、SS去除徹底,適用于嚴苛排放或回用需求,但膜易受油脂和膠體污染,清洗維護頻繁,運維成本高。活性炭吸附可有效去除殘余色度和微量有機物,操作簡單,但飽和后需更換或再生,長期使用成本上升。
廣州漓源環保技術有限公司專注于化工廢水治理19年,深刻理解氨基樹脂廢水的毒性特征與處理瓶頸,能夠科學集成物理、化學與生物技術,提供兼顧效率、穩定性與經濟性的定制化解決方案,助力企業實現綠色低碳發展。如果您也有氨基樹脂廢水處理的需求,歡迎咨詢漓源環保工程師。漓源環保工程師聯系電話:辛工:13580340580 張工:1360046604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