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漓源環保給大家講述的人工革生產廢水處理,我國人工革企業均對生產廢水中的DMF進行精餾回收,部分企業對生產廢水進行回用,但整體廢水回用率不高,對廢水中的其他有效成分未能回收。根據各工段產生廢水的水質水量差異,可通過多種有效成分進行回收、工序串聯優化利用、對廢水分類分質預處理、末端處理水回用等方式進行綜合利用。
在當前的生產實際中,DMF以外的其他有用溶劑的回收還鮮有工程驗證,末端處理水還只能回用于某些特定工段,其他綜合利用方法則可以在生產中直接應用。隨著環保要求日趨嚴格和人工革生產廢水處理技術的進一步發展,生態型人工革產品的研發、人工革工業廢水的多種有效成分回收以及末端處理水的深度回用,將成為行業水資源優化使用的發展趨勢。
人工革工業廢水包含常規污染物(如有機污染物、氨氮、懸浮物等)和行業特征污染物(如甲苯、二甲基甲酰胺(簡稱DMF))。不同的產品類型、生產工藝的廢水產生量和廢水水質存在較大差異,要提高廢水的回收利用率,需針對不同工序、不同濃度的廢水進行分類,分質分量進行回收利用。
人工革濕法生產工藝,其產品為聚氨酯(PU)人工革,也被稱為基料。基料產品是一種人工革生產中的中間產品,可以作為其他企業的原材料直接外售,也可再經后續加工工藝制成終的人工革產品。濕法制造工藝主要是指基布在裝有樹脂溶液的含浸槽中進行含浸,然后在凝固槽中凝固成膜,后經過水洗、擠壓或后續處理工序,形成終產品的過程。
以上為漓源環保給大家講述的人工革生產廢水處理,更多的污水處理知識請咨詢漓源環保。
漓源環保工程師聯系電話:辛工:13580340580 張工:13600466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