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漓源環保給大家介紹一下含氰廢水處理方法應用,含氰廢水主要來源于選礦、有色金屬冶煉、金屬加工、煉焦、電鍍、電子、化工、制革、儀表等工業生產。氰化物屬于劇毒物質,嚴重威脅人、動物、水生生物的生命安全,破壞生態平衡,目前含氰廢水處理方法主要有:沉淀法、酸化法和微生物法。
化學沉淀法是一種利用難溶鹽沉淀法進行溶液組分分離的方法,目前主要使用的沉淀劑有硫酸銅、硫酸鋅、硫酸亞鐵等,主要反應過程為向廢水中加入沉淀劑,使游離氰化物及鋅氰絡合物等轉變沉淀,經過濾得到沉淀和脫氰廢液。氰化物沉淀經硫酸處理吹脫逸出氰化氫氣體,經堿液吸收后得到高濃度的氰化物溶液,再次作為浸出液使用。該方法具有經濟效益顯著的特點,但是在處理低濃度含氰廢水時效果較差。
酸化法是在酸性環境下,加溫30-40℃用壓縮空氣進行氣提,或者用鍋爐剩余熱蒸汽進行氣提,揮發出的hcn用吸收液吸收,得到的氰化物溶液可重新利用。此方法雖然能夠回收大部分氰化物,但是處理后的含氰殘液未達到排放標準,需要進一步處理,同時氣提法均為正壓操作,劇毒氰化物存在泄漏風險,是不可忽視的安全隱患。
微生物法利用微生物的的代謝功能,以氰化物作為碳源和氮源,將氰化物和硫氰化物分解,重金屬被生物膜吸附去除。微生物法工藝簡單,處理效率高,但是處理周期長,適應性差,不能處理高濃度含氰廢水。
沙蠶毒衍生物殺蟲劑是一種高效、低毒、廣譜的仿生殺蟲劑,而殺螟丹又是此系列產品中使用廣、更高效、更具廣譜性的品種,早有日本武田發明并商品化。國內從六、七十年代有許多研究單位開始進行研發,始終沒有取得突破性的進展,直至上世紀末才基本確定合成工藝,經過近十年的不斷優化目前已達到國際水平。從目前國內殺螟丹的生產工藝看,絕大部分企業都采用殺蟲單或殺蟲雙與氰化鈉在溶劑中得到硫氰物后經水解、脫溶、分離和烘干得到殺螟丹。部分企業采用氯化物或硫化液法生產。
其中,采用殺蟲單或殺蟲雙與氰化鈉在溶劑中生產,在氰化工序將產生大量含有亞硫酸鈉的含氰廢水,不利于環保和人類健康。
因此,需采用一種環保且有效的含氰廢水處理方法。
漓源環保工程師聯系電話:辛工:13580340580 張工:13600466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