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成樹脂生產廢水具有高COD、含醛類或酚類毒性物質、可生化性差、易乳化及成分復雜等特點,處理需兼顧毒性削減、有機物降解與系統穩定性。針對其水質特性,在合成樹脂生產廢水處理工程實踐中通常采用“預處理—生化降解—深度凈化”相結合的綜合路徑。
先通過格柵和調節池對合成樹脂生產廢水進行初步攔截與水質水量均衡,緩解因間歇生產帶來的沖擊負荷;隨后采用混凝氣浮或化學沉淀工藝,有效去除懸浮樹脂顆粒、膠體物質及乳化油,降低濁度并減輕后續單元負擔。
由于廢水中常含有甲醛、未反應單體、縮聚副產物及表面活性劑等難降解或生物抑制性成分,直接進入生化系統易導致微生物中毒,因此強化預處理尤為關鍵。常用深度氧化技術如Fenton氧化、臭氧催化或鐵碳微電解,可有效斷裂C–N、C–O等穩定化學鍵,降解醛類、酚類及大分子有機物,顯著降低生物毒性并提升B/C比,為生化處理創造良好條件。部分高濃廢液還可單獨進行酸化破乳或溶劑回收,實現源頭減量。
在核心處理階段,水解酸化常作為過渡環節,將殘余大分子有機物轉化為易降解小分子;隨后進入厭氧反應器(如UASB或IC),在低能耗下大幅削減COD,并產生沼氣用于廠區能源回用;厭氧出水再進入多級好氧系統,如A/O或SBR工藝,進一步降解殘余有機物并完成脫氮。A/O工藝對含氮廢水處理效果穩定,SBR則憑借靈活運行周期適應水質波動,兩者均能有效應對合成樹脂廢水中復雜的有機負荷變化。
當排放標準嚴格或有回用需求時,末端常配置深度處理單元。MBR膜系統可截留污泥,保障出水清澈;活性炭吸附可去除殘余色度和微量有機物;臭氧氧化則用于礦化難降解成分,確保出水無生物毒性。對于含醇類或高鹽廢水,還可結合蒸發濃縮或樹脂吸附實現資源回收,降低處置成本。
廣州漓源環保技術有限公司專注于化工新材料行業廢水治理19年,深刻理解合成樹脂廢水的高毒、難降解與乳化特性,能夠根據企業產品類型、工藝路線與排水特征,科學集成物理、化學與生物技術,提供效率高、穩定、經濟的定制化解決方案,助力企業實現綠色低碳與可持續發展。如果您也有合成樹脂生產廢水處理的需求,歡迎咨詢漓源環保工程師。漓源環保工程師聯系電話:辛工:13580340580 張工:1360046604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