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漓源環(huán)保給大家介紹一下黃姜加工皂素污水處理工藝,黃姜為我國特有品種,其根莖中含有一定量的皂甙及其水解產物皂素。皂素具有溶血、降血脂、抗菌、消炎等多種藥理作用,是合成甾體激素類藥物和甾體避孕藥的重要醫(yī)藥化工原料。因此,從黃姜中提取皂素具有很大的藥理合適長價值。
從上世紀70年代以來,黃姜加工皂素普遍采用的是,對黃姜先進行清洗、粉碎成漿料,然后對漿料自然發(fā)酵,再對發(fā)酵產物加酸水解使皂甙水解出皂素,然后清洗掉酸水后烘干,再用120號汽油抽提皂素的工藝。
這種工藝沿用多年,其主要存在的問題是生產工藝落后;生產周期長;原料消耗大,皂素的提取率低,鮮黃姜提取皂素率為0.6-0.8%,干黃姜皂素提取率為1.8-2.0%;產品質量差,產品皂素的熔點一般在193-195℃;工人勞動強度大;資源化程度低,干黃姜中的50%纖維、40%淀粉和少量果膠沒有得到回收利用;污染嚴重,據統(tǒng)計,每生產1噸皂素,需黃姜130-180噸,35%的工業(yè)鹽酸15-20噸,產生廢水400-500噸,廢水COD高達30000mg/l,BOD8000mg/l,廢水pH值1.0-2.5,由于用水量大,大部分皂素生產企業(yè)建造在靠近水源的地方,外排廢水給水體環(huán)境造成很大的污染。
黃姜加工皂素污水處理工藝相對已經沿用數十年的傳統(tǒng)黃姜加工皂素的工藝,具有既回收了粗纖維,并通過生物酶催化淀粉制造乙醇副產品,提煉副產品果膠,黃姜皂素收率相比傳統(tǒng)工藝提高50-60%,熔點可提高2-4℃即197-199℃,在水解皂甙前分離了纖維和淀粉,由此降低用酸量80-85%。該皂素提取工藝為先將黃姜原料清洗;粉碎;磨漿;分離出粗纖維,得不含粗纖維的生料漿,再沉淀生料漿,真空抽濾生料漿上層部分清水,得淀粉和皂甙混合液;然后對所述淀粉和皂甙混合液進行加淀粉酶和糖化酶的多酶生化工藝;再沉淀分離出沉淀液中層的皂甙漿、下層的葡萄糖,除去上層的清水;對多酶生化后分離出來的所述下層的葡萄糖先后進行發(fā)酵、蒸餾后取得酒精,并產生有機物廢水;對分離出的皂甙漿加酸加熱進行濃縮;然后自然沉淀至沉淀物自然分層;再分離出上層膠體物和下層皂甙液;對皂甙液按常規(guī)皂甙水解方法取得皂素和酸性廢水,即加酸水解、清洗、烘干、加120號汽油或乙醇或丙酮或超臨界CO2提取皂素,并產生含有機物酸性廢水。
上述介紹的黃姜加工皂素污水處理工藝,更多的污水處理知識請咨詢漓源環(huán)保。
漓源環(huán)保工程師聯系電話:辛工:13580340580 張工:13600466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