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氨基樹脂廣泛應用于涂料、膠黏劑、紡織整理劑等領域。然而,在其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廢水通常具有高COD、含甲醛、氨氮濃度高、成分復雜等特點,若不加以科學治理,不僅難以達標排放,還可能對企業環保合規帶來風險。在氨基樹脂廢水處理中,作為預處理環節至關重要。它不僅能有效去除部分污染物,還能提高后續生物處理的可生化性,是整個廢水處理流程的關鍵一步。
常見的氨基樹脂廢水物化處理方法
1. 混凝沉淀 / 氣浮法
通過投加混凝劑(如PAC、硫酸亞鐵)和助凝劑(如PAM),使廢水中細小懸浮顆粒和膠體物質凝聚成大顆粒,隨后通過重力沉降或氣泡帶動上浮分離。
作用:有效去除SS(懸浮物)、部分COD及微量重金屬;
適用場景:作為基礎預處理工藝,適用于大多數氨基樹脂廢水項目。
2. 深度氧化技術
包括芬頓氧化、臭氧氧化、電催化氧化等,通過產生強氧化性自由基(如·OH)破壞難降解有機物結構。
作用:提高廢水可生化性,降低毒性,脫色除味;
適用場景:用于處理含苯環類、醛類、胺類等復雜有機物的廢水,常作深度處理或強化預處理使用。
3. 吹脫塔脫氨
通過調節pH值至堿性,并利用空氣或蒸汽吹脫游離氨,將其從液相轉移到氣相。
作用:有效去除氨氮,減輕后續生化系統負擔;
適用場景:適用于氨氮含量較高的氨基樹脂廢水。
4. 中和反應
由于氨基樹脂廢水往往呈酸性或堿性,需通過加入酸或堿進行中和處理,使其達到適宜后續處理的pH范圍(6~9)。
作用:改善水質條件,保護設備,提升處理效率;
適用場景:幾乎適用于所有物化處理流程前段。
5. 過濾與吸附
采用石英砂過濾、活性炭吸附等方式進一步去除殘留的微小懸浮物、微量有機物和色度。
作用:提升出水透明度,作為把關處理手段;
適用場景:常用于深度處理階段或回用前處理。
氨基樹脂廢水的物化處理雖不能單獨實現完全達標,但它是整個處理流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環節。合理的物化預處理不僅能顯著降低污染物負荷,還能為后續的生化處理創造良好條件,從而提升整體處理效率、降低成本。
廣州漓源環保技術有限公司專注于工業廢水治理多年,已為眾多化工企業提供定制化解決方案,幫助企業實現長期穩定達標。如果您也有氨基樹脂廢水處理的需求,歡迎咨詢漓源環保工程師。漓源環保工程師聯系電話:辛工:13580340580 張工:13600466042